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老龄化问题也随之更加严重。按照国家统计网最新数据,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为了解决严峻的养老问题,我国提出居家养老作为我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居家养老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急需“互联网+”的新技术的快速融入。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所涉及的11个行动领域,其中包括“互联网+益民服务”,该领域指出,要促进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依托现有的互联网的资源和社会各界力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护理照顾、健康管理、康复照料居家养老服务。因此,如何把“互联网+”这个新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居家养老服务中,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1 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弊端
1.1 国内部分地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
自2008年以后,全国纷纷开展了居家养老,其中以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开展的最为规模,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国内大多数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项目有两种,分别是上门服务和托老服务。上门服务是派钟点工、保姆、志愿服务者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托老服务主要是依托一定的机构,如老年人日托中心为其提供一日三餐和各种娱乐活动。
1.2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很多发达地区已形成比较完备且具有自己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但是就全国而言,居家养老模式还存在一系列的弊病。
1.2.1 资金来源不足,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最先解决的是资金问题。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对居家养老投入不足,同时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和相关部门协作方面力度不足。具体表现在:对于居家养老现状以及相关居家养老服务部门的运行情况把握不足;对于相关养老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国家出台的相关行业的优待和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导致部分行业在发展居家养老事业的过程中举步维艰,无法真正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2.2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方面信息不对称,服务内容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从目前大多数地区的服务情况来看,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单一,质量较差。项目主要集中在对社区老人的日常照料、打扫卫生、代购商品等。而老年人退休之后在情感交流方面的需求较多,同时在获取信息方面的需求也逐步增多。而在实际的居家养老服务中,提供的这方面的服务较少。同时,目前大多数地区社区老人想要获得居家养老服务必须有一系列繁琐的申请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老人向社区申请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便。同时,志愿者或社工为老人提供服务时,必须掌握老人的详细养老需求数据,但是现实情况是老人的需求和社区所能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导致老人的需求很难得到有效的满足。
1.2.3 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难以评定,管理效果较差 在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中,老人大多数时间是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或专门人员提供上门服务,这导致无法对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定,也无法考核他们的业绩,进而影响服务的质量。此外,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着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工资待遇低等弊端。这些都需要引进互联网技术来加以缓解。因此,把“互联网+”和居家养老有效的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居家养老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养老事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互联网+”理念嵌入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契机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我国获得蓬勃发展,“互联网+”不可否认的是给养老服务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因此,将互联网与居家养老结合起来,有望使养老事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
2.1 “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的核心理念
通俗的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根据传统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让传统行业得到较好的发展。
居家养老是主要养老模式,它最主要的目标是保证老年人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引进互联网平台,可以使这个目标落到实处。因此,通过引进互联网技术,对居家养老进行创新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它现有的问题。“互联网+居家养老”的核心理念就是以老年人为中心,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创造更多高水平、全方位、低成本的居家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2.2 “互联网+”给居家养老带来的新发展
把互联网引入居家养老服务中,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融入居家养老的各个环节,使老年人能够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便捷的生活方式。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2.1 “互联网+居家养老”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明确政府责任边界
居家养老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短缺,政府扶持力度小,通过互联网与居家养老的结合,可以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①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搭建养老服务数据平台。②养老服务行业把老年人的基本信息以及服务需求上传到数据库,政府借助大数据来实现对养老服务的管理。③市场主体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制定自己的投资方向和重点,使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2.2.2 “互联网+居家养老”有利于实现养老服务供求匹配,扩展养老服务项目
就目前来看,居家养老服务由于信息交流不通畅,导致老人的服务需求很难传递到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这就造成养老服务供求不匹配,引入“互联网+”可以有效地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为老年人建立电子档案;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信息分析等技术,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在這个服务信息平台中,老人利用手机APP发出服务申请,社区服务中心接收到申请后,选择相应的服务商,生成工单、派单,系统以短信形式通知服务商上门来提供服务。另外,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扩展养老服务的项目。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很少提供精神慰藉、陪伴就医等方面的服务。在服务中引入“互联网+”可以更好地满足老人的需求。首先,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网上订餐、网上购物、网上预约维修等。其次,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对老人的远程监测;最后,利用互联网还可以实时监测老人健康,并且利用互联网为老人建立社交平台,增进他们的情感交流,满足他们精神慰藉的需求。
2.2.3 “互联网+居家养老”有助于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目前传统居家养老的服务流程缺乏足够的效果和效率评定,导致社区对服务质量不了解,缺乏评价机制。引入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平台里包含老人的基本信息、服务需求,有关部门和政府就可以利用共享平台来实现老人需求与供给的衔接,从而提供精准的服务。同时平台上设置评价和反馈机制来对服务质量进行调整,根据对服务人员的评价来对他们的业绩进行考核,激励他们提高专业水平,来更好地为老人提供服务。
3 “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在进行智慧养老的试点工作,但是总体来看,这些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阻碍。首先,“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建立养老服务数据库。我国老年人数量多,要把庞大的老年人的信息录入计算机中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然会导致养老服务数据库建立缓慢,阻碍我国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其次,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慢,这就阻碍了他们对新型产品的接受和使用,使得推广新型养老困难重重。最后,我国关于建立“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还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新型养老产品费用高,有些老人的退休工资少,导致他们对接受这种新型养老服务需求量不足,所以政府应对于养老产品研发公司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 总结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发展“互联网+居家养老”新型养老模式,值得探索和尝试。这种新模式能够解决我国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面临的挑战。但是也应认识到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这些困境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企业积极创新转型,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与居家养老的融合,为老人提供便捷、有效、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我国养老事业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