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严重的养老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产业作为新兴消费产业,在促进生产、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养老地产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方面,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土地、资金、开发与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等诸多方面,众多企业正纷纷涉足养老地产。
养老产业
我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据《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2.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6.1%。预测,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老龄化程度正在逐步加深,养老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现在的老龄产业实际上有一点像区域的天气,有的地方很热,有的地方仍处于冷思考的状态,当前的老龄产业面临几个问题。
第一,老年用品和服务需求很大,但据国家统计的数据,养老院、护理院的床位空置率大概在45%左右,这就面临一个去产能的问题。需求很大就觉得很多老年人的需求满足不了,但同时又会发现我们会有去产能的问题。
第二,民政部、各地民政都出台了很多规范文件,要求老龄产业怎么发展、防止骗老年人的钱。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状况,老年人的市场被污染了,老年人慢慢地不太相信老龄的服务或者产品了,这是我们现在一定要去面对的问题。怎么办?
第三,政府扶持力度确实很大,包括投钱、给地、各种税收优惠等。现在有一些做智能平台的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客户不是老年人了,客户变成了政府,我们很多的企业、机构在做老龄产业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瞄准政府的补偿、补贴,而不是老年人,但若政府补贴没有了,老年人愿不愿意付费?这是国内现在实际面临的一个问题。
我国养老产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可盈利模式
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国的养老产业却仍然处在艰难的探索阶段。目前市场上的养老机构,存在着盈利能力差,依靠补贴等行业现象。
养老产业发展举步维艰,除了人们对于居家养老传统观念的难以改变外,机构服务质量较差、不专业、问题频出,房地产商以养老为噱头,以卖房为实质等行为,也均是损害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的原因。
养老产业发展模式也同样面临严重问题。养老产业专业要求极高,盈利周期漫长,中小企业难以涉足。而大型房地产企业,目光如炬,资金与精力多聚焦投资回报迅速的房地产开发,致力于养老产业发展的凤毛麟角。
“互联网+”智慧养老前景看好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到现在不足10年,短期内很难达到日本养老产业的细分化和专业化,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系统性的构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考虑到国内对养老的观念还未完全转变以及老年人消费水平仍处于低位,我们认为高收入的老龄人口将先一步产生对养老的需求,因此精品化的高端养老模式或将首先获得关注。
而对于大众群体来说,“互联网+”等概念使养老产业步入信息化、产业化道路,并能有效解决传统养老模式下医疗资源不足和专业人员短缺的痛点。因此”互联网+“的养老模式也将成为我国养老产业未来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
国务院去年正式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这意味着,“互联网+智慧养老”已经得到了政府肯定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而在政策的引导下,不少地方政府也一直在探索“互联网+养老”的试点工作,并把关注点集中在居家养老身上。政府往往是通过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引入信息化技术构建信息网,储存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并配有线上老年服务交互系统,通过在老人家中安装智能居家照护设备、远程健康照护设备、SOS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等,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年产品企业也看到了“互联网+养老”背后的巨大市场,纷纷研发智慧养老产品,特别是一些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比如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智能手环或手表就可以实现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心率测量、健康管理等功能。该手环还有一款面向政府以及老人子女的智能手环管理软件,子女可通过该软件实时掌握老人的状况。
用智慧养老为老龄事业和产业服务突破瓶颈问题。这个需要我们从智慧养老的概念慢慢调整为产业的概念,需要我们走进每一个社区去考虑问题,结合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我们认为投资机会更多存在于提升老龄人口物质生活和改善精神层面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