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当“银发浪潮”迎面而来,如何安放这些老龄人的夕阳人生,让他们都能享有幸福美满的老年生活,是新时代中国式养老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老有所养”,是民之所呼,也是政之所应。多年来,各级政府在“老有所养”问题上都给予了足够重视。最具说服力的一组数据是,自2005年起,中国已连续17年上调基本养老金,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几近翻倍,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4万亿元。中国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提高老龄人生活保障水平。
“中国式养老”,面临独特现状。首要的一点就是,养老单纯依靠老龄人个人力量很难持续。数据显示,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平均在12~16%之间,即便加上工资额30%的福利,该比重也仍在20%以下。而养老金等都与工资挂钩,拥有较低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面临老龄化问题时,很难有较强的个人养老能力。
而且,当前中国处于结构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老年劳动者或面临较为严峻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这部分人的养老方面的收入较低,相应的保障体系有待不断完善。由此说,中国的养老压力不仅由老年人个人承担。
其次,老年人的分布和劳动力的流动分布趋势是相反的。养老压力不应仅由老年人自身承担,那么由其子女负担可以吗?答案是,同样很难。
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化布局,让各地区可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降低劳动力流动门槛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差异化竞争水平的关键,由此必然会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动。
而随着居住成本的上升以及老龄人的身体、心理等多重因素影响,老龄人很难或者说不愿意跟随自己的子女迁移。有数据显示,在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农村空巢老年人占比高于城市。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现实因素,有必要提出并壮大依托现状、多方融合的“中国式养老”。在这种养老模式下,养老主体多方融合。在养老中,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有发挥更大作用的责任和空间。
据报道,民政部“十三五”期间实施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已经提升了近390万老年人的供养水平。作为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的确应当在养老方面给老年人和子女更多地帮助。
其二,养老资金力量多方融合。中国养老体系的代际差异使得我们的社会保障资金池存在一定的缺口,因此有必要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根据风险控制要求合理引入社会资本的力量,促进养老领域的市场化,用差异化竞争和多样化服务来满足养老需求。
其三,养老模式多元素融合。老龄人的起居生活和医疗健康密不可分,因而医养结合的模式就很具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还体现为多种技术与现实的融合。
调查现实,我国目前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这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应用提供了更大想象空间。通过多种科技与居家场景相结合的家庭适老化改造,也是目前解决养老问题的有益尝试。
人口老龄化让养老问题显得更加紧迫,探索推进以融合为特色的中国式养老不无裨益。在主体上政企结合、人社结合,在资金上公私结合,在养老模式上多业态融合,在操作上与多种技术相融合,将聚集起社会的广泛资源,更好托举起老年人们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