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将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方面提出要求及一揽子举措。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虽然中国养老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20年,我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2.9万个、床位821万张,但空置率高达50%。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通过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让老人在自己的家中解决养老问题。这种养老模式既解决了社会养老的压力,也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目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比如,上海市为“居家享晚年”探路,全面推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湖南省积极推动普惠养老服务,大力推进“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河南省拟立法明确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居家养老体系的建设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的运转需要进一步衔接规范,各涉老部门之间协调沟通的合力还需加强;财政投入相对偏低,社会力量投资不足等。
充分挖掘居家养老潜能,才能激发老龄社会活力。首先,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地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其次,各地要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要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深度整合、调度和配置社区资源,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
安享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晚年是每一位老年人期望的生活状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充分挖掘、释放社区居家养老的内在潜力,在老龄化浪潮到来时,我们才能迎来“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