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的使用现状分析

发布人:蓝智慧 发布日期:2023-06-21 人气:0

残疾人作为我国社会中弱势的就业群体,促进残疾人就业是当代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目前,在残联领导下,我国智慧助残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开通越来越多,注册服务平台增加,但注册人数偏少,缺少对残疾人技能培训,对残疾人推出的无障碍使用功能不完善,推广手段欠佳,对残疾人就业后跟踪指导不足。可考虑指导残疾人使用电脑;了解残疾人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培训;完善和改进助残就业服务平台无障碍使用功能;与各种招聘信息平台合作,广开就业渠道;适时对已就业残疾人提供跟踪服务;与用人单位协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合理收益等。

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的使用现状分析

一、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中国残疾人人口基数大,但就业率低

中国残联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范围内各类残疾人总数已经达到8500万人。《2013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指出,最近几年以来残疾人就业率一直维持在45%左右,这意味着仍有超过一半的残疾人正处于失业、无业的状态。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从残疾人就业率看,目前我国残疾人在15岁以上的就业比例仅为31%,达到就业年龄并且有就业能力却没有工作的残疾人多达858万左右。从此数据来看,近几年来,残疾人的就业率与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期的就业率相比是有所提升的。但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残疾人就业群体依旧未能实现充分就业,残疾人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二)残疾人自身的就业技能不足、求职技巧欠缺

残疾人身体各方面与正常人有所差异,在学习与求职过程中会受到自身多方面的限制。一是残疾人的身体状况与普通人不同。大多数残疾人由于受到不同等级的残疾类型的影响,因此不能同健全人一样从事普通的工作。二是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低。残疾人身体上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人的学习与实践行为,大多数残疾人的学历较低,学历大多数处于初中及以下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低、专业技能较为匮乏,限制了残疾人的就业范围。三是求职技巧欠缺。残疾人受自身条件的影响,涉世较浅,与常人的沟通交流较少,内心较为封闭甚至畏惧与他人交流,因此在求职过程中,语言交流能力稍有不足,缺乏对求职技巧的学习与了解。

(三)政府对残疾人的就业指导不足

政府在残疾人就业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应不断完善残疾人的帮扶政策。然而由于相关政策不够个性化、精准化,在实际生活中,未能真正帮助大多数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同时,由于残疾人自身的限制,笼统地集中指导对于残疾人提升自身就业技能来说所起的作用有限。

(四)部分企业对促进残疾人就业问题不够重视,残疾人就业没有落到实处

目前,部分单位对于安排残疾人就业问题不够重视,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各种方式变相拒绝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导致残疾人就业的人数远远达不到所规定的标准。许多单位深受狭隘的就业观的影响,他们坚信,残疾人素质低、能力差是单位的“包袱”,他们设置歧视条款,提高残疾人的准入门槛,不让残疾人入职就业。大多数用人单位以获取经济利益作为根本目的,对于残疾劳动力的容纳程度较低。

(五)智慧助残就业平台未能帮助大多数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下,借助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来充分整合利用各方助残资源,是解决推动残疾人的就业问题的新途径。然而对残疾人岗位有需求的企业与有求职意愿的残疾人并未能充分利用好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渠道不够畅通,导致了企业供方与残疾人需方的对接不到位,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并未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残疾人学习平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将分散的、无组织的、模糊的零散信息有效地整合组织起来,将零散的信息有序地推送给相对应有需求的群体,智能整合相应的信息传送给相应的使用者。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通过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来进一步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提供对应的岗位,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因此,目前对于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的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国内目前对于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的理论研究

残疾人作为弱势的就业群体,为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国务院于2016年颁布了《残疾人就业条例》,共六章三十条,社会各界一直以来也都对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保持着高度重视。在中国知网检索关于“残疾人就业”的期刊文献,共有相关文献5395篇;检索“残疾人就业平台”的期刊文献,共有相关文献6篇;检索“残疾人就业网络平台”,共有相關文献2篇。由此数据可见,社会各界一直对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保持着高度重视的态度。相较而言,对于残疾人就业网络服务平台的关注与研究则是微乎其微。因此,对于助残就业服务平台的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

三、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智慧助残就业平台是“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2015年7月11日,该平台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上正式开通。平台通过网络培训,提供政策宣传和指导、残疾人企业的推广、残疾人就业岗位招聘、就业前培训等服务,并且通过挖掘整合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资源,整合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互联网+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模式,促进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就业率①。“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也是目前最大的官方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为众多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解决了就业岗位问题,为改变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传统服务模式带来巨大帮助,也为促进残疾人的就业、进一步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

四、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的使用现状分析

(一)中国残疾人门户网站的开通情况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下,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在推动残疾人就业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如下:

在中国残联的领导下,越来越多的地方级残联开通门户网站,残疾人的相关工作正朝着信息化、智能化迈进,通过互联网来进一步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也是目前的一种新趋势。

(二)“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

该平台是目前为止中国官方的使用最广泛的助残就业网络服务平台,为很多残疾人提供了相应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平台服务包括用人单位招聘、残疾人求职及新闻政策资讯展示等。截至目前,平台共有注册残疾人用户5万余名,企业用户3万余家,已发布4万余个就业岗位;全国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均可通过平台开展服务②。

(三)“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注册人数少

据中国残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人,但是最近几年残疾人的就业率一直在45%左右,这意味着有超过一半的残疾人正处于失业、无业的状态。目前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注册残疾人用户5万余名,这个注册用户的人数对于中国8500万的残疾人来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由于残疾人身体上的缺陷,在学习与求职过程中受到自身多方面的限制。残疾人文化水平普便偏低,一些残疾人行动也有所不便。通过实地采访残疾人、电话采访残疾人,我们了解到大多数残疾人根本不会使用电脑,无法通过电脑来使用助残就业服务平台,更无法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就业岗位,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四)“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缺少对残疾人的相关技能培训

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目前还没有通过该平台对残疾人开展就业前相关的培训。但地方残联目前提供一些相关的技能培训,一般都是辖区内残疾人参加一些助残技能培训,但这些相关的技能培训是远远不够的。第一,所涵盖课程内容较窄。从各地区实践状况来看,针对互联网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的主要是阿里巴巴"云客服"等内容,缺少其他相关内容的培训课程设置。第二,培训周期较短,残疾人实际获得的知识较少[4]。大多数的培训没有分层次进行,而是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培训时间也相对较短,导致残疾人只能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很难深入强化职业能力,限制了其自身的长远发展。

(五)“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对于残疾人推出的无障碍使用功能还不够完善

平台的无障碍使用功能仍然不够简洁,缺少智能语音、手写服务等智能快捷方便通道,未能综合残疾人的个性化特征以及未能很有效地使得所有使用该平台的残疾人都能真正无障碍使用。不同残疾人的伤残程度不一样,在使用该平台时遇到的困难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残疾人来说可能使用电脑或者手机都是比较困难的。在平台无障碍使用功能还不够十分完善的情况下,一些残疾人想要通过平台找到就业岗位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六)“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推广手段欠佳

该平台目前开通了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并通过该微信公众号定时发布残疾人的相关资讯以及招聘企业入驻平台的公告,但该官方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推文点击率低,浏览量少,大多数推文只有几百甚至几十的点击量,少数的推文浏览量能够上千,推广的效果微乎其微。

(七)“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对残疾人就业后跟踪指导不足

残疾人属于就业的弱势群体,初到就业岗位时,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对就业岗位工作不熟悉,工作技能不够成熟,对企业提供的薪资不满意,对企业提供的相关保障不满意等问题。因此,目前平台对于残疾人就业后的相关追踪、指导、培训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的。

五、针对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的使用现状提出的改进意见

(一)地方残联、居委会可派相关的工作人员上门指导残疾人使用电脑,向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详细介绍智慧助残就业网络服务平台,指导残疾人熟练地使用智慧助残就业平台,并可通过该平台找寻工作。

(二)多方面了解残疾人对于就业的相关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培训,如,平台可提供残疾人网络移动学习、网上就业培训、网络面试,引导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克服根深蒂固的自卑观念。帮助残疾人解决在就业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就业岗位、薪酬等待遇的需求。残联以及各类培训单位应当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统计出市场对于残疾人用工的需求,有的放矢的开展一系列技能培训,培训的同时要充分开展信息化思维的指导,也应充分利用好信息化的工具,如网络式教学、办公软件的具体应用以及专业类软件的实际操作等内容,真正让残疾人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5]。

(三)完善与改进助残就业服务平台的无障碍使用功能,使得残疾人能够更好更有效地使用好平台。可针对不同级别的残疾人完善相关的无障碍使用功能,例如为盲人设计盲人有声读物环境。

(四)平台入驻的用人单位数量少,发布的招聘信息较为零散,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残联缺乏与58同城、赶集网等专门的企业招聘信息平台的合作,难以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此外,残联对残疾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宣传力度较小,多数残疾人对通过这一途径找工作不太了解,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度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平台的资源信息整合,与相关企业搭建有效的沟通桥梁,掌握相关残疾人岗位动态。也可通过地方残联、居委会等加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的宣传力度,通过这些助残机构更好地对接到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让更多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了解并使用好助残就业服务平台。地方残联、居委会也可举办相关的活动宣传这些助残就业服务平台,推动所管辖区范围内残疾人就业问题的解决。同时,平台也应加强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的宣传力度,助推“弱有所扶”政策的落實。结合“国际残疾人日”、“全国助残日”等重大的残疾人相关活动,开展相应的平台宣传,提高平台在残疾人和企业中的知名度,使残疾人可以通过平台更好地与企业对接。

(五)平台在成功帮助到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找到就业岗位后,可提供残疾人就业后所遇到问题的相关指导与支持。残疾人在就职之后,可能存在着对自己岗位工作的不熟悉以及相关就业技术不够成熟等问题。助残就业服务平台可以完善残疾人就业后的相关追踪功能,充分了解残疾人就业后的相关问题与需求,在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提升残疾人更高质量的就业,使得残疾人也能熟悉自己岗位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六)残疾人属于弱势就业群体,工资水平相较正常就业者来说较低,助残就业服务平台亦可本着最大程度维护残疾人权益,保证残疾人的就业薪资的理念,通过地方残联、居委会、相关吸纳残疾人就业岗位的企业,多方联动,在保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获取就业岗位的残疾人“五险一金”的缴费标准,为残疾人退休后提供相应的保障,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企业应改变对残疾人的看法,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为推动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

结论

残疾人就业是我国的重大民生问题。推动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让残疾人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在新时代下,智慧助残就业服务平台已然发展成为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的新平台,将对改变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传统服务模式、提高对残疾人就业的整体服务能力、促进残疾人的充分就业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顺应了当前的时代潮流。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多方面整合助残资源,掌握相应岗位信息,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

作者:吴沛万子粤胡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