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AI技术的迅猛发展,今年以来,AI养老的热度空前高涨。杭州青山湖街道“聘用”智能机器人在老年食堂上岗赋能智慧助餐,海康威视等国内头部科技企业相继发布AI智能养老产品……
然而,新兴科技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AI这一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提升老年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AI是否会与养老从业人员形成岗位竞争?有了AI的照顾陪伴,子女会不会越发“隐形化”?对此,记者采访AI智能、社会学和养老服务等领域多位专家,听听他们对AI养老未来趋势做出的分析。
从引发热议到被冷落使用成本和过度监控等问题有待解决
3年前,一个圆头圆脑的小胖墩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闪亮登场。这个养老陪伴机器人不仅能穿梭在养老院里为老年人端茶递水,甚至还会用杭州方言和老人聊天,引发众多关注。让人没有想到的是,3年后的今天,它已被冷落在角落。
“机器人刚来的时候,老人们新鲜过一阵子,但它的对话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句。而且,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操作还是有点复杂。”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护理人员说。
这个养老陪伴机器人也是当下AI智能机器人的缩影,虽然已经迈出探索的第一步,但距离真正实现人机交流和情感陪伴,为时尚早。
除了引入养老陪伴机器人,近年来,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一直在积极探索智能化养老途径。一年前院区改造升级时,部分认知症老人和自理老人房间内安装了智能监控设备和离床监测设备。
“通过一年的实践,智能监测设备确实对养老服务有明显助力,老人跌倒或走失时,发现更及时,响应更迅速,应对更精准。”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孙晓冬说,但从目前来看,无论在养老机构还是居家养老场景内,完全铺开AI助老设备存在客观难度。一方面,AI智能设备比常规设备造价至少高出一倍,另一方面,考虑到诸如AI智能床垫等相关装置会存在过度监控的问题,反而加重老年人心理负担。
“每天起床都发现自己睡眠质量不高,会让老年朋友感到焦虑。”孙晓冬说。
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为养老智能化带来无限可能
“妈,摄像头监测到气温已经超过30℃,我给家里空调设置了测温自动开,你们别心疼电费。”近日,杭州的徐女士通过智能家居摄像机和远在山东老家的妈妈实时通话。
这款AI智能摄像头不仅能实时通话,还可以通过配套的智能系统操作家用电器,设置关键词呼救,以及发出跌倒检测报警等。“爸妈快70岁了,有摄像头帮忙看着,我在外工作能安心很多。”
过去两年,AI交互式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AI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虽然目前AI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可期。
“基于现在的多模态模型,AI未来不仅能运行编制好的程序,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真实世界,进行有效互动,并会渗透到各类IoT(物联网)终端、各个行业和领域。”智能居家产品公司萤石技术工程师李嘉辉认为,AI作为新质生产力,将为个人、家庭、行业和社会带来无限可能,其中也包含养老领域。
李嘉辉表示,AI养老会是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以AI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居家养老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将成为重要的细分市场需求。未来,AI养老将持续向智能化、个性化、全方位化发展,通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监测等AI技术,可以实现对老年人的个性化关怀和照料。同时,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也将为养老机构和家庭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管理方式,降低养老服务的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满意度。
解决结构性矛盾
或推动形成新型家庭关系
自ChatGPT问世以来,关于多模态大模型AI技术的讨论热火朝天。
近日,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机构的最新研究发现,AI已学会通过撒谎欺骗人类,其背后机理科学家还未破解。有的AI甚至能够自主断电进入休眠状态,从而躲避人类的监测,这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于AI是否会拥有自主意识的讨论。
除了关于AI智能的安全性讨论之外,将养老寄托于AI仿生机器人是否会让亲子关系更淡薄,是否会对现有的养老领域造成职业冲击,也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AI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成熟可以有效解决我国今后存在的人口结构性矛盾。而且随着整个社会科技和文明的进步,未来会迭代建立新的适应时代特点的亲情社会关系模型。”浙江树人学院社会发展系教授、家政学学科带头人郭人菡说。同时,他提及自己正在着手进行的康养类家政服务仿生机器人研究,希望未来能够出现由家政学专业人才带领、配备智能机器人的家政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涵盖清洁、助餐、助浴、护理等全方位的上门服务,通过AI仿生这一新质生产力实现康养服务转型升级。他还透露,浙江树人学院从下学期开始将增设全校范围的人工智能公选课,为与AI共生的新型智能社会培养能发挥引领作用的人才。